竹屿河已完成“卷地毯”施工。 福州晚报讯 记者昨日从晋安区水系综合治理新闻发布会获悉,年底前,该区将采用“卷地毯”施工法整治完工18条内河;加快推进29个串珠公园建设,确保年底前全部建成开放。 10条内河完成整治 据介绍,晋安区共有29条内河列入水系综合治理,总长约68公里,流域面积约123平方公里。由于历史原因,内河两岸排口众多,雨污混排较严重;所有内河流经城中村,河道治理征迁面广、量大、情况复杂。 晋安区委、区政府把城区水系综合治理作为重大民生工程,作为生态修复、宜居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,倾力打造“水清、河畅、安全、生态”流域环境。 晋安区内河分为两个项目包,即新店片区水系综合治理PPP项目包、晋安东区水系综合治理PPP项目包,总投资36亿元,建设工期3年。 截至昨日,晋安顺利完成10条内河的“卷地毯”施工任务,分别是:琴亭河、赤星溪、崇福寺溪、园后溪、厦坊溪、杨廷溪、茶园河、竹屿河、洋里溪、新厝河。其中,琴亭河、竹屿河、洋里溪属于黑臭内河治理 22个串珠公园已开放 按照市委、市政府的工作要求,晋安区加快沿河6米空地埋管、生态游步道、路灯等设施建设,同步对内河周边绿地、空地、荒杂地、危旧房等实施改造提升,把治水和截污、绿化、见景等有机结合,让百姓享受到水系治理的实惠。 今年6月至8月底,晋安区拆除水系治理项目沿岸建筑,新增征迁约15万平方米,保障了水系治理的施工需要。 晋安区计划建设51个内河沿线的串珠公园,目前已建成开放22个,其余29个正有序推进,确保年底前全部建成开放 同时,晋安河实施了生态恢复、景观提升改造,以柳荫花岸为特色,打造“最美晋安河”,初步实现水清、岸绿、景美的景观效果。 18条内河排定整治表 晋安区18条内河的“卷地毯”任务,将在12月30日前,按照3个时间节点分批完工。10月30日前完成10条,分别是东郊河、洋下河、磨洋河、浦东河、陈厝河、淌洋河、新店溪、马沙溪、汤斜溪、汤斜溪支流。11月30日前完7条,分别是桂后溪、凤坂一支河、福兴河、登云溪、化工河、连潘河、解放溪。12月30日前完成凤坂河施工。 湖前河上游的义井溪在今年5月加入晋安水系治理范围,目前进入征迁阶段,预计明年初完成整治。 整治11条山溪型内河 晋安区有11条独特的山溪型内河,分别是:赤星溪、崇福寺溪、园后溪、厦坊溪、杨廷溪、马沙溪、汤斜溪、汤斜溪支流、新店溪、解放溪、桂后溪。 整治山溪型内河和普通内河的方法有所不同。晋安区在新店片区水系治理中,针对山溪型内河“因河施策”,不仅完成了控源截污、清淤疏浚等常规治理,还修建了生态驳岸和沿河缓坡,恢复河道两侧原生态的生物,保留河道的自然弯曲,全面拆除沿河工业企业、私人民房,确保河面可以随时扩展。 晋安区还通过扩河快排、蓄滞并举、水土保持等9项措施,提高内河过水量,增强城区防洪排涝能力。比如,晋安河“三清一改一拓”改造工程与光明港北岸退地还河工程累计清淤44万立方米,增加晋安河过水量40立方米/秒;建成“四湖三园一池”,累计新增调蓄库容约104万立方米,有效控制和辅助调蓄雨洪约2.4万立方米;投入6000多万元实施面城一重山重点生态区位水土保持工程,累计造林超1万亩。 前不久,北峰山区和新店片区在短时间内接连遭遇暴雨,降雨量均突破100毫米,雨水汇入新店片区。河、湖、库、闸、站联动起来,仅一个多小时就成功排涝。 后续维护探索“全民监督” 据介绍,晋安区内河整治完成后,将按照合同规定,由第三方运营维护12年,内容包括新建管网日常清疏、陆地水面日常保洁、河道底泥常态化清疏、沿河绿化养护和设施建设等。此外,河长、河道专管员、村居工作人员、巡河员都将参与内河维护工作。 晋安还将探索市民便捷参与水系治理的沟通渠道,借助12345、数字城管、微信、微博等平台,让百姓督导治河、参与治河,加快实现水系综合治理“全民监督”。 (全文共1675字)
|